5.31.2011

巡禮解說接待心得990329




學習擔任殿堂的實習解說員的階段雖然時間不長,感受卻十分深刻。除了在準備過程中反覆的給自己機會覆講,透過錄音的過程,自己來回走在一二樓的殿堂時,每多看一眼殿堂,心裡感受著三寶、彷彿也可以感受到禪宗祖師大德們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爲傳法而不遺餘力的努力。感受著老和尚創辦中台禪寺,廣設精社,讓在家居士們得以在居家附近來薰修佛法的大悲心,心裡就多了好幾分的感動。

在殿堂解說的工作對我來說,像是諸佛菩薩與我在不同的時空中的能量交會,ㄧ種法脈的傳承正以一種無言無說的方式傳遞著。還記得有ㄧ次 見探法師爲我們上的巡禮解說課程印象很深刻的話:

『要感動別人,要先讓自己感動!』
『解說很重要的重點是—要將你的感動分享出去!』

在這樣的認知底下,反而可以比較容易的來學習解說這個工作。先讓整個殿堂所要傳達的義理先貫穿到我整個人身上,成為我的一部份,自然能在解說與表達的過程當中不會太僵硬而能感動人。唯一時刻停醒自己的是:『要多用心!用心來跟大眾結緣』。

這也使我更加篤定了能擔任佛的代言人,透過巡禮解說來接引大眾的使命是多麼的任重道遠,以及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有這個難得的機會來擔任老和尚的千手千眼,將三寶、老和尚的悲願帶給來參訪的賓客,是多麼光榮的事。

其實自己是很怕站在人前說話的,只是,因為精舍住持法師的慈悲護念,加上山上法師對於課程安排與帶領的用心,因此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透過這個神聖的接待工作來面對自己。

還記得第一次接待賓客的時候,是在一個平常日的下午,那真是一個難忘的經驗。大陸團體一團一團的接踵而至,因為當天人手不足,一接就連接了3個團。第一個case就併了2個團,當時心裡真是很緊張,雖然總是以住持法師的話來安慰自己:『只有緊張的現象,沒有緊張的人』,卻還是很不管用。

真正得上場解說畢竟與練習講給師父聽、或是自己聽有很大的不同,不僅要觀照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整個團體的動線、人員的流動與專注力,還要注意自己的『台詞』。用了『台詞』這兩個字,是因為當時根本忘了跟大家分享的事我的感動而不是我的『台詞』,只希望不要出差錯忘了詞,讓山上因為我而丟了面子,那就成了大過失了。

硬著頭皮撐第ㄧ場下來,發現團員有流失的現象,這也是給自己最好的回饋。自己表現的不好心知肚明,話說的太快讓來賓聽的不清楚,也沒有特別觀照這個部份,詞也忘了很多,呼吸急促,口乾舌燥的,所有的身心症都跑了出來。當時的焦點全在自己身上,缺點暴露無遺,其實是有點沮喪,但是來不及思考得在上場接第二個團體。第二場還是大陸的併團,也是因為連續必須上場,來不及讓自己回過頭來照顧自己的情緒,緊張的心情反而稍趨緩一些,但是仍然可以感覺到自己的心鬆不下來,兩場講下來突然覺得胃很不舒服。當時,我告訴服務台我需要先停下來緩一緩,需要調一調身心,因為我知道不讓自己停下來後面的賓客只會被服務的更不好。鬆下來以後,反而慶幸自己似乎有些克服了恐懼,從人前活了下來,雖然表現不好,但是還可以接受。決定不想太多,有了片刻的緩衝得打鐵趁熱再接一團,讓自己透過經驗來直接磨練。

接著的是一個3個成員的小家庭,剛好是一個緩衝的機會,這個經驗過程當中,覺得台風比較穩健了,說話也比較有調理,心情緩和許多,也比較能關照到來賓參訪的感受。當天給了自己一個勉強及格的分數。

後來的幾次回山發心,自己因為在準備的過程有更多的體會與感動,內容也充實了不少,以自己的風格結構化了想分享的內容,加上經驗的累積,在最近一次上山的帶團經驗當中,發現來賓們看我解說比看殿堂要多,聆聽時很專注,甚至近距離的聽我介紹,最後博得滿堂采,還給了我最燦爛的笑容來肯定我,這真是給了我最大的回饋與祝福!心裡真是很開心!

解說的這條路才剛開始,期勉自己『對人以和,對事以真』,這條路能時時不忘初心,藉事練心,繫緣修心,走的長走的久,才不負三寶之恩。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