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2011

直到如今更不疑971119

在學習研讀楞嚴經以前就對這部經非常景仰。常聽說:『楞嚴咒是咒中之王,楞嚴經是經中之首』,幾次想自修楞嚴經,卻因為不知道哪一本註解的比較完整而作罷。而經文本身對我來說比較艱澀,讀起來也有些吃力,雖然大致知道經文的內容,但是了解的也實在很有限。有一回去阿姨家,阿姨結緣了一本楞嚴經的白話版本,雖然心裡清楚那部白話本翻譯不一定很完整,但是那是第一次初探這部大乘經典的全貌,讀過之後,還是滿心歡喜。

來上了 師父講授的楞嚴經之後,對於 師父在經文上的歸納與統整方式,真是讚嘆不已。不只學到了怎麼樣才能讀好書,也學習到什麼是經文的皮、肉、骨、髓。而透過經文,看見了 佛陀在教學上的耐心與用心、對於心性善巧譬喻的說明,以及善用透過一般生活的認知與感受來彰顯佛法的道理如此的細膩與巧思,終於了解到 佛陀圓滿的智慧。

記得過去還沒學佛以前,尤其是在過生日的時候,特別會有一種感覺,覺得自己並沒有因為年齡的增加而變老,總覺得似乎有一個什麼在自己身上是不會變的。在每年那樣的經驗裡,常常對自己的存在方式,起了一個問號,雖然當時總說不出到底在身上發生了什麼,那樣的經驗卻十分地深刻。上了楞嚴經之後,回想起當時的狀態,那可以說是第一次短暫經驗到『真心不滅』的最初印象。

再次的體會這念心是在幾年前第一次打七的時候。那時候自己學佛的基礎還不紮實,在知見上對於這念心認識的很少。那次的打七印象很深,因爲妄念很多,體會到覺性的部份當時以為有,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是誤認妄心為真心而不自知。隨著 師父多次的開示與在佛法上的薰修,幾次的打七下來,覺性慢慢的浮現,心比較能做主,也漸漸能 分辨出什麼是妄念。而從 師父在靜坐中的開示:心像瀑布、河流,進而進入湖泊的三個層次,在靜坐的練習當中,對於真心與妄心的體驗則更加的深刻,也更能體悟什麼是覺性的常寂常照,ㄧ種心的寧靜與清涼。

雖然對於心性已經有一些認識,透過 師父以結構化的方式、摘要式的重點整理,以及配合經文內容來講述楞嚴經,幫助我經文當中從接觸這一念心、分辨真心與妄心的過程,以及認識心的本質的學習過程當中,尤其對於 佛陀從一般的生活經驗,慈悲中善巧譬喻的從多個角度來解釋佛法的道理,縝密的思維邏輯與極結構化的理路、整體呈現出的佛法科學化的驗證過程,以及妄心與真心的對比差異,對於這念心性的本質,有更清楚的認識與分辨,也因此對於佛法的信心更加的堅定不移。

特別喜歡,也特別珍惜那張 師父給的MP3。把它放在容易看到的位置,它提醒著生活中要記得觀照與思維 師父說的:
『專注的時候,二元世界會變成統一的世界;心如果能專注、作主、清楚明白,世界可以因此而改變。』

學佛到現在,雖然對於這念心已經不陌生了,但是還會常因為心性的不定、打坐的工夫不夠,生活中,真心妄心交錯著出現。 師父說了:『分裂的時候,你是世界的;靜坐的時候,世界才會是你的』。所謂『悟後起修才是真修』,唯有生活中勤於覺察,覺照,才能照破無明煩惱心。期勉自己能夠時時安住這念心,相信生活中的二元世界隨時都可以是統一的世界。

感恩 師父的慈悲護念!
阿彌陀佛!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