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2011

原鄉





車水馬龍行匆匆 人來人往各西東

動靜閒忙觀自在 無我無人現禪心

這首偈子不只是短暫撇見真心的體會,細細體會,發現也是禪宗修行的三個層次:

前兩句是看山是山。
第三句是看山不是山。
關鍵的第四句則是看山又是山。修行到最後能所俱空,清明的覺性自然現前。當下的一念,沒有妄想,沒有煩惱,心超越了時間空間。

"悟後起修才是真修",靜中養成之後,更重要的是透過生活中不斷地體證過程來磨練心性。生活中行住坐臥若都能不離當下一念,心就能夠解脫自在,這就是"道"!

因為對於"禪心"稍有體會,早上在刷牙,洗臉,走路,寫字...做任何事的時候,身心比較能夠安住,比較能不疾不徐地安步當車。就算有急的事情要處理,好像也不需要有急的心態。心比以往清安許多。好像就只是"存在",就夠了。

突然閃過 師父走路的樣子。一直很喜歡 看師父們走路。 師父走路,特別給人一種"輕",以及"清"的印象。這應該是不斷修持佛法與體證之後,形於外的一種結果。忽然閃過最近背的一段維摩詰經中的經文:

"...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喔!原來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終於能體會到 師父要大眾背經不是沒有道理的。這樣,經文停留在心裡的時間長一點,因緣俱足的時候,就能夠與佛法相應。


相信秉持這樣的心念來修行,眼界慢慢會打開,能夠接納世間一切萬事,萬物,萬法的心量,一份包容的心,也比較會出的來。

"禪本平常吃茶吃餅揚古道",似乎對什麼叫做"平常心",又多了一點點體會。

人一個不小心,煩惱風一吹,心很容易散亂。透過自己的體悟過程,也比較能體會到為什麼 老和尚常說"要保養聖胎"的重要了。

期許從這一刻開始,自己能隨時記得保養聖胎,安住當下心,回歸本然清淨的覺性。才不辜負 師父的苦心與慈悲的護念!

僅以
此小小的體悟,供養 師父!

感恩 師父的祝福與慈悲護念!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