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2020

回頭是岸


生活中,我們每天都要面對各種境界的考驗,如果沒有正知見,心很容易受境界影響,看到什麼就起種種分別、執著,念念相續,迷在不實的境相而不自知。就像迷路的人,沒有發現自己迷了路,還一直往錯誤的方向前進,路是越繞越遠。佛法是大明燈,照見前行路,也喚醒了自己,聽見內心深層的呼喚,及時回頭。

 

唯有及時回頭,才能走回正路。而內心最深切的呼喚,正是人人本具的清淨自性。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知妄即離,離妄即覺」,不想被妄想執著所苦,只有保持覺知,知道一切都是無常生滅、是緣起而有的幻相,不去跟它相應,就能逢苦不憂、處變不驚,當下就能心安自在。

 

然而要瞥見覺性不難,但是覺性要時時現前並不容易,得靠平時的修煉。藉靜中養成,把習慣向外的心持續往內收,有了定功後,以智慧心思惟佛法的道理。藉動中磨練,不斷地檢討修正、深化修行。這樣來用功,身調順、心調柔,身心處在一種和諧與安定的狀態時,對事物的感知力與洞察力自然能夠提升。

 

誦經時也領悟到法門無量,無一不是在幫助我們回頭跟自性相遇。修行是心靈不斷淨化的過程,煩惱跟菩提都是由心所生,只要轉念,回到心的源頭,覺性現前了,煩惱即菩提、黑暗變光明!

 

開山祖師曾開示:「修行要以這一念不生不滅的心、本具的覺性起修。」這念心是根本,對這念心體會深刻了,自性功德自然能發揮當下的力量。進一步學習菩薩慈悲的本懷,知道眾生也有本具佛性,只是一時心迷,藉由在大眾中學習心行平等,以擴展心量、長養慈悲心。與這念清淨心一念相應的同時,正是發菩提心、學菩薩行的開始。

 

「大夢幾時醒,幸遇明師,慧炬頓驅長夜暗;覺來當下是,不從外得,衣珠原屬自家珍。」回頭,是覺醒的開始,回到心的源頭,此岸即是彼岸!

標籤: , ,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