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2012

想在幹訓前,先問:為什麼?

什麼是發心?
發心指的是發自內心,不求回報。
我們為什麼自動地來精舍聽經聞法?

是因為我們透過經典的啟發,解決了我們很多生活上的問題,讓我們心開意解。
而雖然我們雖然在精舍發心,每個人的理由不盡相同。但是如何讓我們不只發心,還能發心歡喜,菩提道上發長遠心,就是先建立起正確的知見觀念(來發心的WHY):

1.我們是來修行的。透過學習經典所得到的啟發,跟禪修班學員分享我們心當中的法喜。
2.透過發心,磨練我們修行的心。透過在人群當中的互動,來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進而可以改進的地方。
3.透過發心來廣結善緣。因為我們的福報不夠,我們雖已在福中,知福惜福,還要繼續培福。廣結善緣,未來讓我們左右逢源。
4.為了慈悲眾生:"把台中人變中台心"是師父的悲願,也是我們真心的願望。太多人還在受無量苦,升起一念大悲心,發無量心,想盡辦法來護念學眾,讓他們迷途知返。這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我們這輩子的神聖使命。因為我們想在修行路上有所成長,度衆,無相佈施是幫助自己覺悟最快的一條路。


師父曾勉勵:作任何事,如果抱持著有所求心,心就會取捨,心有得失,所以慈悲心、平等心、無我心就不容易現前。一念才起,即落四相。

發心的過程當中難免遇到障礙。所以是障礙,是因為已經碰到我們的限制,那是極正常現象。如果能有正確的認知,發心當中,大家互相磨反而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知道可以努力的方向,那麼,吃點苦就不算什麼了。反正苦也會過去。不要氣餒,不要放棄,還要更有勇氣面對,突破困難,繼續前行!

團隊要有動力,不只要有願意犧牲奉獻的師兄來帶動大家,還需要靠每一個人能發出好的心念,才有機會把好的能量場往上提升。

每一位個人都是團隊中重要的推手。不要看輕自己的角色。

理念建立之後,那要如何作呢?
抱持正確的心態,作任何事都能 "對事以真" 的盡心盡力。
對事情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事情不只有作,做完,還要期許自己作對,做好。
對法要有信心,有著正確的態度來行持,最後收穫最大的一定是自己!

"不負初心,成佛有餘"

讓我們在每件事情上都能起一個善念,正向思考,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作越好!

標籤:

0 個意見: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